当前位置: 集邦raybetapp官网进入 网 > 分析评论 > 正文

隆基、晶澳、晶科等7家头部光伏企业的市场最新研判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0 日 18:00 | 分类: 分析评论

近期,光伏行业的发展动态备受市场关注,多家头部光伏企业密集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季报,在全面展现经营业绩、技术突破与市场布局的同时,也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针对性回应了行业产能周期等市场关切的核心议题。

综合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等光伏头部企业披露的内容,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市场调整与分化并行,企业策略更趋理性

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和随后的价格大幅回调,光伏行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调整和筑底阶段。多数企业预计2025年市场需求将保持平稳或温和增长(隆基绿能提出“中低速增长阶段”,晶澳科技预计Q3/Q4市场好转)。面对市场环境,头部企业在出货量目标上虽仍有追求(如晶科能源目标85-100GW),但也更加强调“量和盈亏的平衡”(如天合光能、阿特斯),以利润和现金流健康为优先考量。行业洗牌迹象显现,部分跨界企业开始退出,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具备规模、技术、品牌和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

2、N型技术迭代加速,TOPCon为主流,BC与HJT各具看点,钙钛矿为远期储备

TOPCon技术已成为当前主流的高效电池技术路线,各家企业均在持续提升其效率和降低成本(如晶科能源、通威股份持续巩固领先地位,天合光能TOPCon 2.0即将投产)。

BC技术因其高效率和美观性,在分布式等细分市场展现出强劲竞争力,隆基绿能大力推广BC组件,并计划大幅提升BC产能。晶澳科技也表示会关注并适时投入。

HJT(异质结)技术凭借其高转换效率和降本潜力,被东方日升等企业视为核心发展方向,并积极布局产能。天合光能也认为HJT已具备产业化能力。但晶澳科技对其在国内大规模上量持谨慎态度。

钙钛矿及其叠层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极具潜力的颠覆性技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通威股份等均在积极研发布局,实验室效率不断突破,并开始规划中试线建设,但短期内(3-5年)大规模量产仍有挑战。

3、AI技术的运用

AI技术正在被应用于研发加速(晶科能源用于叠层电池研发)和运营效率提升(阿特斯用于降本增效)。

4、产能扩张更重结构优化与海外布局

虽然行业整体面临产能过剩压力,但头部企业仍在进行结构性产能优化,淘汰落后产能,并重点投向N型高效技术(如隆基绿能HPBC 2.0,晶科能源TOPCon升级)。同时,海外产能布局成为重要战略,晶科能源的沙特项目、晶澳科技的阿曼项目、阿特斯的美国工厂等均在稳步推进,以规避贸易壁垒、贴近终端市场。

5、全球需求长期向好,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尽管短期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如美国税率影响),但各企业对光伏发电的长期需求依然充满信心,认为其经济性和作为能源转型核心的地位不会改变(通威股份)。中国市场预计保持正增长,而中东非、亚太、拉美等新兴市场被寄予厚望,有望成为未来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天合光能)。

晶科能源2025全年组件出货目标为85-100GW

出货量:2024年度,晶科能源组件出货92.9GW,2025Q1组件出货量17.5GW,截止一季度末,2025年订单可见度已达6到7成,有力支撑全年出货目标顺利达成,预计二季度公司全球组件出货20-25GW,2025全年组件出货目标为85-100GW。

技术方向:公司高效TOPCon产品可实现最高功率670W,正面功率不输于市场任何商业化技术路线,据实证电站验证实际发电量平均高2-3%,可实现0.5-1美分/W的溢价。公司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40%以上产能的升级改造,未来一方面通过金属化革新、正面钝化优化等多项新技术对TOPCon持续升级,保持行业领先;另外一方面利用AI技术加速叠层电池的研发迭代,目前公司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效率已达到34.22%。

产能规划:沙特项目顺利推进,预计26年下半年逐步投产;美国2GW组件产能在2024年底已实现满产运营。

市场研判:晶科能源认为当前国内分布式抢装高峰已过,市场报价逐渐趋向理性,但长期来看,无论是AI驱动还是绿色电力需求,光伏长期需求依旧旺盛,结合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指引,将助力行业有序发展;并且一些跨界光伏企业已在逐渐退出市场竞争,行业会逐渐进入从亏损到盈亏平衡、再到逐渐盈利的过程,具有规模化优势、品牌溢价、领先技术和成本控制优势的企业,会更具有竞争力。

晶澳科技2025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市场应该能出现好转

出货量:2024年度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79.447GW(含自用1.544G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9%,N型组件出货占比70%;2025年Q1电池组件出货量15.65GW(含自用33M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N型组件出货占比95.8%。

技术方向:晶澳科技的电池技术重点还是在TOPCon的提效上,BC在细分市场有竞争力,随着BC的工艺路线明朗化,会考虑投入部分产能,这样可以减少工艺变化产生的浪费;异质结在国内看没有上量的迫切必要性;钙钛矿在3~5年内看不到大规模量产的机会。

产能规划:公司在加速推进阿曼年产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3GW高功率太阳能组件项目建设,按照规划在2026年Q1投产,有中国工程师支持,爬坡节奏可控度较高,预计能快速提升产能。

市场研判:中国光伏行业正在进入本轮下行周期的最后阶段,在主管部门、企业、协会相关措施的推动下,整个光伏行业正在加速实现再平衡,到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应该能够出现好转;但实质性的出清或者再平衡可能还需要更久的时间。同时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的实施效果、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策略调整等,实际的去产能时间可能会有所波动。

隆基绿能2025-2026年会进入到中低速增长阶段

出货量:2024年,隆基绿能全年实现硅片出货量108.46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其中BC组件出货量达17.33GW,同比增长高达191%;2025年Q1硅片出货量达23.46GW、电池组件出货量达16.93GW,其中BC组件出货量4.32GW。

同时,公司将持续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公司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预计硅片出货量120GW,组件出货量80-90GW,其中BC产品出货占比将超过25%。

产能规划:2025年将重点优化产能结构,集中资源开展HPBC2.0先进产能建设和升级迭代,预计到2025年6月底,BC2.0产能将增加到35GW。到2025年末,BC电池和组件产能均将提升至50GW。

市场研判:隆基认为整个市场在2025-2026年会进入到中低速增长阶段。由于2024年整体增幅较大,因此2025年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与2024年相比,2025年全年光伏需求可能是持平或略增长的状态。当电力系统在raybetapp官网进入 接纳方面进行调整和适应后,预计2026年光伏需求仍将是增长的状态。

天合光能TOPCon 2.0将在2025年6月投产

出货量:2024年天合光能实现组件出货超70GW,2025年一季度出货超15GW,一季度利润环比减亏,毛利率水平持续改善。同时公司拟定了25年整体销售策略,即在各主要市场都保持头部位置,但不刻意追求市占率绝对领先,在量和盈亏之间做好平衡,并在利润相对好的市场,如欧洲、澳洲等区域保持更大的市占率,计划全年实现70-75GW的出货目标。

技术方向:天合光能认为目前技术格局呈现一主两辅的局面,TOPCon为主,BC和HJT技术为辅。天合TOPCon 2.0将在2025年6月投产,同时TOPCon 3.0已经具备技术能力,后续将在市场需求合适的情况下投产。TBC已经有较好的效率,HJT也已经具备产业化的能力。

天合光能认为晶体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是未来的主流,并进行较多的布局。公司自主研发的210mm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经第三方独立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1.1%;自主研发的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组件产品峰值功率达808W,在此基础上做了整体生态的布局。今年天合光能将建设中试线,还与牛津光伏的前沿技术相结合,真正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市场研判:2025年全球的市场需求预计还会保持一定的增幅,新兴市场预计增速较快,中东非预计有30%以上的增速,亚太预计也有两位数的增速,中国预计也有正的增速,美国主要受税率影响,还有待观望。

通威股份持续巩固TOPCon量产技术领先地位

出货量:2024年通威股份光伏业务营收占比超80%,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销量分别达46.76万吨、87.68GW(含自用)、45.71GW,产品N型产出占比超过90%,2025组件出货目标为45-50GW。

技术方向:2025年将依托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和四川省金桂光伏产业创意中心两大平台,持续巩固TOPCon量产技术领先地位,加大HAT、BC、钙带框叠层等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形成多元化技术储备以应对市场需求。同时,将通过动态评估与市场接受度,围绕度电成本最优与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平衡,对新技术如TNC2.0进行量产规划。

市场研判:从全球范围来看,光伏发电具有经济性、普适性优势,是能源转型最优选择。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约530GW,同比增长35.9%。尽管下半年国内分布式光伏上网时代结束对需求形成一定冲击,欧美市场存在贸易壁垒等问题,但国内沙荒地区建设提速以及中东、拉美等海外市场持续增长,将支撑今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稳中有进。长期而言,随着光伏发电自主可控且度电成本优势扩大,有望推动全球加速实现能源转型,公司对全球光伏市场空间充满信心。

阿特斯美国产能布局正稳步推进,预计下半年可达产

出货量:2024年,受光伏行业大环境影响,组件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阿特斯在价格和出货量之间做了平衡,以利润优先,主动减少出货量,2024年实现全球组件出货量31.1GW;2025年第一季度,组件出货量6.9GW,较去年同期增长9.5%,预计2025年全年组件出货量将达25-30GW。

产能规划:美国的产能布局正稳步推进,5GW组件工厂已顺利度过磨合期,预计今年下半年可达设计产能,今年产量预估3GW以上。美国电池片厂第一期主要设备已到位,预计明年能形成批量供应。

经营策略:2025年公司将继续执行行之有效的经营策略,平衡组件出货量和利润的关系,以提升盈利能力为核心,加强流动性管理;利用好AI技术,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做好海外重点产能项目的建设,配置最好的资源,保证项目顺利建设、按期投产和达产。

东方日升已在异质结技术赛道形成深厚积累,可与BC、钙钛矿电池结合

出货量:2024年东方日升实现组件销售18.07GW,其中,海外组件销售量达到6.79GW,2025年预计海外出货量将突破8GW。

产能规划:目前公司主要在建的异质结电池组件产能是位于宁海的“浙江宁海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以及位于江苏金坛的“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其中,5GW N型高效异质结电池与10GW组件项目达到预定投产日期由2025年3月调整至2026年12月。

技术方向:东方日升通过在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领域的长期技术沉淀,已在异质结技术赛道形成深厚积累。公司对于异质结技术已有多年技术积累,旗下超低碳210 HJT伏曦系列产品,在工艺上采用了独特的低温双面钝化接触、连接无应力互联技术、双面微晶技术;在材料上采用了210半片薄硅片、低银含浆料、钢边框等材料。在拥有高功率和高转换效率的同时,伏曦系列产品应用昇连接无应力互联技术、薄硅片、低银含浆料等降本手段控制其成本,使该系列产品的度电成本有着较大优势。

异质结技术在产品形态拓展上展现出极强的兼容性,与BC结构、钙钛矿电池等方向存在融合适配性,通过技术协同可衍生出多元高效的产品形态矩阵,精准响应差异化市场需求。

本文由集邦raybetapp官网进入 EnergyTrend原创,如需转载或引用数据,请标明出处。

Share
【免责声明】
  • 1、EnergyTrend-集邦raybetapp官网进入 网」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2、任何在「EnergyTrend-集邦raybetapp官网进入 网」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
  • 3、「EnergyTrend-集邦raybetapp官网进入 网」信息服务基于"现况"及"现有"提供,网站的信息和内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 4、「EnergyTrend-集邦raybetapp官网进入 网」尊重并保护所有使用用户的个人隐私权,您注册的用户名、电子邮件地址等个人资料,非经您亲自许可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会主动地泄露给第三方。
【版权声明】
  • 「EnergyTrend-集邦raybetapp官网进入 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EnergyTrend-集邦raybetapp官网进入 网」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相关推荐

河北首个海上项目开建,晶澳“耀蓝”海上见!

发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30 日 11:24  |  关键字: ,